AI賦能,驅動交通數字化轉型
發表時間: 2021-08-25
導讀:近年來,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長,城市交通的擁堵狀況也在不斷升級。如何進一步提升居民出行質量,對城市實行交通智能化管理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。各城市也在加快智能交通的建設步伐,旨在讓市民出行時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務、讓交管部門的辦事流程更加簡單高效、讓市民處理交通事件更加快捷。
安防技術在“智能交通”建設中的應用已有十余年,隨著多維信息采集、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相關的技術廣泛應用,交通行業的發展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。從最初的“數字交通”到“平安交通”再到如今的“智慧交通”,以“環保、智能、安全”為主題的“智慧交通”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。
智慧交通,特點在“智慧”,落腳點在“交通”,“智慧”服務于“交通”。在交通強國背景下,智慧交通從前期“單純以新技術應用”為導向開始向“業務問題解決的效率和質量”為導向轉變。“智慧交通”的目標是通過建設智慧交通系統充分保障交通安全、發揮交通基礎設施效能、提升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,為通暢的公眾出行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提供服務。
安防技術在智慧交通領域中的重要性
交通是城市的脈絡,是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,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突破口,也是推動智慧城市落地非常重要的一環。首先,從應用成熟度看,在今天,無論卡口、電子警察,視頻監控均是對圖像和視頻數據進行語意化和結構化處理最成熟、最完整、應用程度最深的領域;其次,從技術角度看,物聯網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各類高新安防技術,逐步在智慧交通里應用落地,通過安防技術匯集的交通數據信息,可對交通管理、交通運輸、公眾出行等交通領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設管理全過程進行管控支撐,使交通系統在區域、城市甚至更大的時空范圍具備感知、互聯、分析、預測、控制等能力;最后,從使用者與應用者關聯的角度看,交通的智能化,最終會影響到每一個人出行的感受,各類安防技術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深度應用,在保障人們出行安全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
安防技術在智慧交通領域中應用的現狀
近年來,隨著各類安防技術的蓬勃發展,為智能交通領域帶來了許多新機遇,掀起了中國城市智慧交通建設浪潮。但各類技術在每個時代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和缺點,在如此龐大的交通體系中,也存在很多技術難題和瓶頸。
01、交通信息利用不充分
我們目前城市道路存在著路況復雜,事故易發,車流量大、交警警力不足等缺點。而目前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過程的主要存在數據多效果少、產品性能強而實戰能力差等問題。比如一個城市全部攝像頭記錄的視頻數據量相當于上百億張圖片,海量視頻數據不能有效應用,大量數據在規劃決策層面上的智能化應用鮮有成功案例,無法為城市智慧交通的規劃發展提供更有效的參考依據。
02、交通基礎設施不夠完善
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是智能交通系統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,沒有完善的供電、網絡等基礎設施,則無法實現全域覆蓋的建設目標。目前,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短缺,尤其是在偏遠的山區、省道和一些新建道路,正是事故和違法的高發地區,局限于供電、傳輸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,取電取網困難,智能交通系統無法建設投入使用,為社會治安帶來較大隱患。
03、交通抓拍光污染嚴重
早期建設的交通抓拍相機成像技術落后,受限于夜間光線不足而效果差,所以建設過程中大街小巷布滿了大功率的補光燈和爆閃燈。這種大功率補光燈不僅會干擾機動車駕駛員的注意力,還會造成駕駛員短暫視覺障礙甚至引發交通事故,所帶來的光污染也是道路交通一直未解決的行業痛點。

城市道路的光污染
安防技術在智慧交通領域中的深度應用
自2009年至今安防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與建設已經趨于成熟,如今的智慧交通建設在緩解交通擁堵、提高安全保障的同時,更加關注主動安全、環保、和基礎設施智能化等多個目標的協同。
01、更安全
近年來各智慧城市中,建設了較多類型的電子警察和非現場執法設備,在一定范圍內有效減低安全事故的發生,建設系統前后對比,各類違法事件例如闖紅燈、不禮讓行人、超速、逆行等各類違法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,發生率由原來70%降低到30%。
天地偉業基于行業應用需求深入研究,推出的“雷視一體機”采用雷達與高清視頻雙融合感知檢測技術,在一些事故高發地區,例如急轉彎路口、上下坡、平交路口、隧道口等區域,通過雷達和視頻檢測危險事件,提前對過往車輛和行人進行預警。此類技術相比設置標志標牌和凸面廣角鏡,由司機被動觀測路況轉為系統自動預警提醒,進一步降低事故的發生。能夠實現彎道安全提醒,流量監測,事件檢測等功能。具有“即時檢測,高效預警”等特點,是“道路的安全管家”。
02、更環保
在城市建設和交通出行一直提倡節能環保、綠色出行的理念,新型安防技術在智慧交通的應用時,將更加助力綠色環保,首先對于人們的直觀感受就是通過各類的誘導和提醒,使道路更暢通,更少擁堵,節省等待時間,實現節能減排;天地偉業通過車型識別技術,專項整治大貨車,黑煙車,能對不達標的車輛進行抓拍,達到污染治理的效果;運用新的成像技術能夠有效轉化不可見光成像,減少道路抓拍系統產生光污染的現象發生;使用聲吶拾音設備,可對非法亂鳴笛的車輛進行有效治理,減少噪音的污染。因此在各項新技術的加持下,能有效處理以往難解決、無法解決的各類問題,讓城市交通更低碳,更環保。
03、更智能
導致交通擁堵的一部分原因是信號燈不夠智能,原有的交通信號機缺乏車流量、車速等數據采集功能,無法判斷路口擁堵情況進行實時的信號配時優化。天地偉業視頻車輛檢測系統,采用深度學習智能算法,直接對路面情況進行視頻分析,提取車流量、平均車速、車道占有率、排隊長度、車道通行狀態等數據,并將數據傳輸給交通信號機,優化信號配時,有目的地實現道路分析、控制、調度和疏導,提高路口通行效率緩解交通擁堵,同時減少用于疏導交通擁堵的警力投入。

視頻車輛檢測系統
在治理違法亂停車,減少道路擁堵等頑疾上,違停抓拍系統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天地偉業機動車違法停車自動記錄系統采用400萬高像素違停檢測球機,內置GPU人工智能算法,運用新一代目標識別技術,即便在繁華鬧市區、車來人往等復雜環境下也不受干擾,可準確檢測出違停車輛。此外,系統通過技術升級革新,還支持語音警戒、自動驅離等功能,可主動對亂停亂放行為的車輛進行喊話和驅趕,可有效減少擁堵,亂停亂放等行為的發生,成為提升道路暢通的“殺手锏”。
04、更文明
隨著安防技術的不斷革新,更多黑科技應用到交通領域,例如人臉識別,多維數據采集,鳴笛聲波提取等技術,在原有只能依靠人工警力才能解決的難題,已經慢慢朝著智能化,無人值守的方向發展。也正是因為這些先進技術的應用,一直在規范駕駛,規范路人,改變著人們的出行習慣和駕駛習慣,對提升城市文明和國民素質上,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。
天地偉業行人闖紅燈系統自推出后,便在部分城市建設落地。系統可以將闖紅燈的行人直接在大屏上進行曝光展示,對當事人和其他路人都可以起到直接的警示作用。

行人闖紅燈曝光臺
安防技術在智慧交通領域中的應用前景
01、節能減排、低碳經濟
在智慧交通領域,一直把暢通、節能、綠色出行作為交通體系健康的目標,就當前我國安防行業發展現狀來講,節能環保主要體現在技術節能方面。一是通過改變供電方式實現產品節能應用,二是開發生產節能型產品。
1、改變供電方式實現節能
我國大部分地域風能、太陽能資源豐富,為風、光供電節能型產品在安防行業推廣提供了必要的環境條件。通過供電方式的轉變,利用風能、太陽能等可再生環保能源所發出的電力,減少對煤碳、石油等傳統能源的依賴和消耗,降低傳統能源投入成本,達到環保節能效果。
2、技術節能趨勢展望
現在,全球節能已成為共識,在未來,節能將成為衡量安防產品技術含量的一個新的指標,事實證明這種市場趨勢已非常明顯。節能環保不只是一個口號,要在安防領域形成“節能減排、低碳經濟”的模式,需要安防生產廠商從自身產品入手,去實現節能,去做到環保。思想意識和技術執行雙管齊下,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動安防行業的良性發展,以保障其真正地節約能源,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。
02、信息共享、資源調度
通過建設智慧交通平臺,不斷完善功能,不斷豐富數據資源,并且與公安、城管等業務系統進行集成,實現警視聯動,為各類報警提供警情處置預案,實現對車輛、警力的可視化指揮與調度,能夠最大程度地實現跨地區、跨部門交通監控資源的共享和互聯互通互控,提供統一監控、車輛信息檢索系統,充分發揮城市治安管理、提高交通警力效率、預防和打擊道路違法行為等方面的作用。
03、主動預警、快速響應
交通行業的道路事故和交通擁堵一直是城市發展中難以解決的問題,制約著城市的發展,妨礙人們的生活,隨著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云計算等安防技術的快速發展,在不久的將來,通過增強路網感知并且能夠提前預警事故和擁堵事件,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,保護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;對已發生的安全事件,可通過預案系統,快速有效的清除交通事件,盡快恢復車輛通行。通過逐步完善交通各類設備感知、預警、處理的能力,打造功能完善、運作有序的智慧交通體系。
結語
我國ITS的研究應用雖然起步較晚,但相關政府部門一直非常重視ITS規劃的研究以及建設。未來,隨著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安防新技術的推進,智慧交通市場勢必呈現高速增長趨勢,而且人口大國的國情必將使我國成為智慧交通應用的最大舞臺。不過,不可否認,智慧交通在建設過程中還將面臨更多的難題,需要用新思維、新理念進行新創新和探索,實現整個城市交通出行方式智慧化,實現城市交通要素和資源合理化。